盧龍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開幕
更新時間:2020-07-18
來源:秦皇島在線
初晴新雨后。6月9日,秦皇島市盧龍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在縣文化館啟帷。

該活動由盧龍縣委網信辦、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此次活動以“非遺推廣、助力扶貧”為主題,旨在通過“互聯網+”、網紅直播、云賞盧龍等形式,傳播推展盧龍的非遺文化,進一步展示盧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大力弘揚杰出傳統文化,打造出盧龍地域文化品牌,幫助非遺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貧困地區低收入工坊和相關企業擴展銷售渠道,推展停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
活動中共推介盧龍粉條、倫派地秧歌、剪紙和葫蘆烙畫四個項目。各路網紅和自媒體人忙著用鏡頭記錄美食、展出盧龍非遺項目,并及時通過網絡平臺、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傳播到云端,全面開啟“云”新人獎盧龍模式,讓網友身臨其境的感覺盧龍豐富的文化底蘊、濃濃的風土人情。除了現場通過百度好看視頻直播外,活動還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新型媒體平臺發出。

為探尋非遺傳承新模式,盧龍縣委網信辦聯合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提早謀劃,精心打算,對縣內的非遺項目展開了實地摸排,同時大力聯系了百度漂亮視頻為本次活動提前加壓并在直播時通過百度網絡平臺進行推展宣傳。
據理解,近年來,盧龍縣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堅持回答需于民、問計于民,努力摸清群眾所思所盼、所急所難,讓活動接地氣,有人氣,轉變以前“有啥群眾看啥”的情況,探尋集中于服務“派單”,個性市場需求“點菜”,選自項目“加餐”的訂單式服務。全縣舞蹈隊、秧歌隊、舞獅隊、評劇團等有規模的優秀業余文藝團隊已經超過260個,農村群眾文藝輔導基地42個,地秧歌、高蹺秧歌、剪紙等非遺基地6個,重點業余文藝團隊15個,打造了有效地的文化服務平臺和服務陣地,讓基層文化服務不但“活”起來,更“火”了起來。
“由于場地原因,燕河營鎮貧困戶手工制作的家紡紗無法再現場展示,接下來,我們還將深入到貧困戶家中,進行相應的直播,幫助貧困戶推展家紡紗、柳條編制、剪紙等非遺項目,帶動貧困戶的膽量,忠誠扶貧信心。”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工作人員說。(記者張繼良、劉丹)
來源:盧龍公布
注目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無接觸式胃鏡 無接觸式胃鏡 無接觸式胃鏡 無接觸式胃鏡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推薦文章
- 昌黎縣舉辦“葡萄酒產業人才大講堂”活動
- 青龍滿族自治縣:多措并舉推進“6+1”聯動監督工作_媒體_澎湃新聞-ThePaper
- 韓愷調研北戴河區重點項目建設
- 山海關區開展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
- 山海關區召開第二季度重點工作專題推進會
- 助推“洗城運動”秦皇島海港區開展全城大清洗
- 海港區:改造升級光明路市場顏值內涵雙提升_媒體_澎湃新聞-ThePaper
- 防控疫情,秦皇島海港區發布緊急通告!
- 海港區又一新建小學即將投入使用
- 美了!靚了!海港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升溫_政務_澎湃新聞-ThePaper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秦皇島海港區段加緊施工
- 河北建院中標秦皇島市工人文化宮,設計提取“海”“石”元素
- 秦皇島市山海關網絡大櫻桃節開幕!區長直播帶貨引60萬人圍觀
- 秦皇島市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可提前參加職稱考試
- 盧龍縣建強機制推進“三創四建”活動
- 盧龍縣用十年要把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到1000億規模_媒體_澎湃新聞-ThePaper
- 秦皇島盧龍縣發布最新疫情防控通告!
- 盧龍縣欲打造“裝配式建筑千億級產業集群”
- “天下第一關”區長拼多多帶貨直播60萬網友搶購山海關大櫻桃
- 古韻雄關美,山海櫻桃紅!山海關區長直播邀您共享櫻桃盛宴_政務_澎湃新聞-ThePaper